該報告顯示:
? 92% 的中國企業(yè)領導者曾遭受決策困擾,對過去一年所做的決策感到后悔、內疚或質疑自己的決策;
? 78% 的中國受訪者承認龐大的數據量和對數據缺乏信任阻礙了他們做出決策;
? 94% 的中國受訪者在過去三年中改變了決策方式;97% 的中國受訪者希望獲得數據的助力。
這個調查結論應該說是預料之中的事情。
有意思的是:受訪者相信,利用科技來做出數據驅動型決策的企業(yè)更值得信賴 (86%) 并將會更加成功 (83%),讓人們更愿意與其合作 (82%),為其工作 (81%),和獲得更多投資機會 (78%)。受訪者表示:如果沒有數據支持,他們的決策就會較不準確 (49%)、更容易出錯 (48%),并且較不成功 (32%)。
既然道理都這樣清楚了!為什么到了實際生活工作中,做不到數據驅動決策呢?為什么還要憑直覺做事情嗎?
真如Seth Stephens-Davidowitz所說:我們大腦處理能力欠缺造成的嗎?
既然如此!我們就需要用電腦來輔助人腦,人與動物最大的區(qū)別就是能夠使用工具,不是嗎?
問題出在:我們究竟應該使用電腦的哪些工具手段呢?具體說,哪些軟件可以為我們提供幫助呢?
對此,甲骨文公司副總裁及中國區(qū)技術平臺總經理吳承楊,甲骨文公司中國區(qū)技術咨詢部高級總監(jiān)李珈也在采訪中給出的答案是:融合數據庫(Converged Database)與自治數據庫 (Autonomous Database)。他們還推薦了最新Oracle Datbase 23c。
數據庫?沒錯是數據庫!
順便說一句:對于數據庫,如果只停留在關系型數據庫概念上,會很難理解這個答案。
我們要理解融合數據庫(Convergd Database)的概念,不僅是結構化數據,也可以把不同類型非結構化數據納入數據庫進行統(tǒng)一管理,在這個基礎之上提供HTAP(Hybrid Transaction and Analytical Process)混合事務和分析處理能力,提供包括像內存數據庫、圖數據庫等在內的應用服務。
這樣說,仍然比較抽象。不妨看一些實際的案例,例如電信運營商可以利用Oracle數據庫提供的圖數據庫能力,對運營網絡設計進行分析;而金融用戶則將其用于頭寸預測(頭寸是一個金融術語,指個人或實體所持有或擁有特定商品、證券、貨幣等的數量);此外,Oracle數據庫還以用于支持電商的個性化推薦服務;也有用它支持自動駕駛分析服務。
數據分析會涉及一些專業(yè)的方法,例如R2(統(tǒng)計學方差分析),或者Python技術等,這是專業(yè)人員經常使用的。Oracle數據庫為此提供了接口,用戶可以使用自己所熟悉的方法調用數據庫數據。
最新的Oracle Database 23c 專門提供了JSON Relational Duality 能力,在業(yè)界引起了一個很大的轟動。
IDC 數據管理軟件研究副總裁 Carl Olofson 表示,該功能讓開發(fā)人員可以根據不同的使用場景選擇合適的訪問格式,而無需擔心數據結構、數據映射、數據一致性或性能優(yōu)化方面的問題。Oracle JSON Relational Duality 是一個真正的革命性解決方案,這可能是信息科學領域近 20 年來非常重要的創(chuàng)新之一。
可以說,一個Oracle數據庫可以解決很多數據決策的問題。
對Oracle數據庫,有些用戶會有投資成本上的疑慮,但這也是老黃歷了。
吳承楊在此推薦用戶使用OCI (Oracle Cloud Infrastructure ),也就是使用云的服務。
目前OCI在全球范圍內有超過41個云區(qū)域, 前不久Uber宣布與OCI展開為期七年戰(zhàn)略性云合作,旨在加速業(yè)務創(chuàng)新,提高企業(yè)的盈利能力。此外, Oracle也提供了23c 開發(fā)者版本,除對GPU、內存進行限制,其他功能一應俱全,也具備非常好的實用能力。
如果你被數據決策的問題所困擾,不妨考慮采用Oracle,這是不是“單身狗”脫單的福音呢?從生活到工作,你準備好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