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貝爾科教還通過單品切入海外市場,其中Mabot系列已大規(guī)模擴散海外,在40余個國家售賣。2020年,貝爾科教將從美國市場開始,逐漸向全球輸出產品、服務、平臺全套解決方案,開放海外加盟。
目前,其客群主要為3-13歲兒童和青少年,以5-8歲學生為主,低齡化趨勢日漸顯著。線下在學用戶為30萬-40萬人,線上用戶則已達到幾萬人級別。
2019年將進行校區(qū)規(guī)模化擴張,并在全球推廣智能教具
2019年,貝爾科教核心的戰(zhàn)略目標包含規(guī)?;瘮U大校區(qū)和提高產品收入占比。
線下服務方面,貝爾科教將通過校長和師資培訓體系平臺化、IT系統標準化擴大校區(qū)規(guī)模。2019年,貝爾科教將在全國范圍內共計開設2000家校區(qū)。3年內,將開設5000家校區(qū),對應5萬間教室和5萬名老師。
一方面,貝爾科教將采用老帶新的人才培養(yǎng)體系實現校區(qū)擴張;另一方面,貝爾科教認為在進行規(guī)?;瘮U張時,將互聯網基因納入管理內核至關重要。為此,也將進一步完善校長、師資管理和內部流程體系的網絡化和平臺化,用互聯網、系統、技術和數據驅動標準化擴張,確保組織內的運作效率和質量。
機器人編程教育受政策驅動、家長結構年輕化、加上寓教于樂的天然屬性,需求旺盛。目前仍處于早期階段,滲透空間較大。
從門店數量和學生數來看,貝爾科教在極其分散的少兒編程賽道已屬頭部玩家。從轉化率、續(xù)費率來看均屬于平均偏高的水平,其教研體系、師資和軟硬件實力尚可,有利于品牌和口碑的建設。
在全產業(yè)鏈布局的作用下,課程和產品之間將產生較強的聯動效應,帶動智能硬件的銷量。
另外,鑒于管理團隊較強的互聯網基因,技術和數據驅動屬性顯著,為門店、校長、師資的規(guī)?;瘮U張和標準化管理提供了底層支持。
同時,因線下學生基數巨大,且人群精準,可大幅降低在線編程課程獲客成本和營運風險,未來線上平臺亦可向線下導流,形成業(yè)務閉環(huán),提升客單價。但目前來看,在線編程相較機器人編程教育課程仍屬小眾需求,市場仍待教育。
近期,愛分析圍繞少兒編程教育行業(yè)現狀和前景、貝爾科教的發(fā)展戰(zhàn)略、業(yè)務模式等層面展開了采訪,具體如下。
王作冰,貝爾科教創(chuàng)始人、董事長,全球AIQ研究課題組聯合發(fā)起人兼中國組組長、黑馬會教育分會秘書長、兒童成長聯盟發(fā)起人,《人工智能時代的教育革命》作者。
少兒科教賽道仍處早期,新玩家將持續(xù)涌入
愛分析:過去一年少兒科教賽道經歷了怎樣的變化?目前是處于怎樣的階段,各有怎樣的特點?
王作冰:過去一年少兒科教賽道資金的流入較大,在內容和產品方面沒有大的突破,家長和孩子端的需求平穩(wěn)增長。從大的時間點來看,目前仍處于非常早期的階段。
其中機器人是編程學習的一種表現形式。它分成編程邏輯和機械結構兩部分,構成了一個跨學科綜合交叉的科目,因此在低年齡段的孩子群體里,會更受歡迎和更有持續(xù)的生命力。
而純編程學習在這兩年發(fā)展得比較快,也很熱門,但是對于孩子的持續(xù)性還是有待考證的。兩者相通性很大,將來一定會更緊密地融合。
愛分析:如何理解科教行業(yè)的在線化?
王作冰:最終表現形式一定是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態(tài)勢,根據內容來決定將哪部分課程線上化。
從資本的角度來說,會更偏向線上化,因為可以快速規(guī)?;蚱瓶臻g和時間的限制,讓教育觸手可及。
但從教育本身來說,從一堂課的教學體驗和效果來看,在線還是沒有辦法做到與線下一致化。
此外,我判斷在2019年,只做在線編程的初創(chuàng)型公司會面臨大規(guī)模的淘汰風險。在線編程涉及到行業(yè)和表現形式兩類創(chuàng)新,創(chuàng)新的步子較大,因此從需求端來看,必然是一個小眾的市場。
此時,如果沒有線下低成本的獲客方式,在三年之內模式很難跑通,還會導致公司缺少資金去投入到優(yōu)質內容的研發(fā)中,形成惡性循環(huán)。
但是編程教育本身是否在線化不是第一重要的,通過優(yōu)化IT系統提升組織內部的管理效率才是教育機構更應該考慮的。
愛分析:如何判斷中國一二線城市之外的市場需求?
王作冰:一線到五線城市對新鮮事物接受的比例是一樣的,只是目標客群的絕對值較小。
因此,線下門店服務的半徑才是決定因素,即在單一市場和區(qū)域里面,如果有數量足夠多的孩子,那單一點的絕對值就可以支撐起門店運營。
愛分析:如何判斷少兒科教賽道市場格局的走勢?
王作冰:整個教育市場就是個極其分散、個性化程度越來越高的市場。
參考在線語培行業(yè),VIPKID占據了較大的市場份額,但是依舊有一些小而美的機構可以存活得很好。
我判斷少兒科教賽道也會走向一樣的格局,不會出現一家獨大的局面。
2019年少兒科教市場仍會穩(wěn)步增長,仍會有一些新玩家加入,但是門檻已經提高,具體體現在獲客和產品研發(fā)投入方面。
圍繞”AIQ”打造課程體系,線下可為在線平臺精準導流
愛分析:貝爾科教的課程理念是怎樣的?
王作冰:我們順應時代的趨勢提出來AIQ理論,目標是鍛煉孩子與人工智能合作、競爭的能力。為此,我們設立了AIQ全球課題組,并圍繞”AIQ”核心理念開發(fā)產品和課程,并以不同的表現形式呈現給用戶。
無論是線下的實體教育服務還是線上的平臺,都在圍繞著”AIQ”這個核心原點去做產品、做渠道和拓展全球市場。
比如說,我們認為人工智能可以做很多重復的事情,但人類的機會是在創(chuàng)造力這一部分,那就應該重點去培養(yǎng)孩子的創(chuàng)造力。因此,Mabot可支持無限延展,可實現各種新奇的想法。所以它很適合作為孩子學習的工具,去進行創(chuàng)造力的培養(yǎng)。
愛分析:貝爾科教的課程體系是如何設置的?
王作冰:在線下學習中心的課程中,有接近一半是跟編程相關的內容,另一半則是與機器人相關,內容均是根據教研和活動主題來設定的。
實際上,貝爾科教最早的業(yè)務就是編程教育,之所以會演變成機器人教育是因為純編程的內容較弱,為了讓孩子持續(xù)保持關注度和興奮的情緒,我們逐漸由編程教育發(fā)展到了機器人教育。
線上的課程體系是相對獨立的。課程的重點是鍛煉孩子的數理思維,并采用闖關游戲等一些激勵性質的手段去作為線下課程的補充。
愛分析:為何選擇以一對一的模式開啟在線編程課程?
王作冰:是從用戶體驗角度出發(fā)的,有一名老師做專屬的輔導會保障最佳的交流效果。但一對一并不是最好的經營模式,因為邊際成本很難遞減。如今我們線上課程的形式很豐富,包括錄播課、一對多等類型。但整體來看,在線編程課程仍處于產品打磨的階段。
另一方面,我們也希望將來可將線上編程的學員導流至線下教育機構,徹底地實現線上/線下打通和聯動,形成天然的閉環(huán)。
全方位構建創(chuàng)意科教體系,要為全球輸出系統方案
愛分析:為何選擇從教育服務延伸至教育+產品售賣?產品包含哪些系列?
王作冰:貝爾科教的定位一直是教育公司,當我們在線下接觸了80萬孩子之后,發(fā)現很難獲取到更好的教具或更好的方式來滿足教育目標,因此決定自研智能教育產品。
產品方面我們既包含P系列單品,也包含T系列整體解決方案。單品我們會放在整個教學體系當中,而解決方案則會做整體的輸出。
實際上,我們從OA(辦公自動化)平臺到內容體系,再到硬件支撐,完整地構成了一套教學系統,以便更好地服務孩子,而硬件產品只是全體系中的一環(huán)。
愛分析:陪伴機器人在貝爾科教的作用是什么?
王作冰:實際上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一個產品,但目前僅處于初級階段。內部有一支AI團隊,未來我們會把AI和智能交互加入到整個教學體系,引入線下校區(qū),所以陪伴機器人會作為技術研發(fā)和積累過程中的實現路徑。
愛分析:海外戰(zhàn)略是怎樣的?
王作冰:參考金寶貝、美吉姆是從美國輸出到中國的早教品牌,貝爾科教也會將整體方案輸出到全球。
今年海外還是以產品售賣為主,產品現在已經賣到40多個國家了,目前歐美、日韓、新加坡、俄羅斯和巴西算是比較大的市場。
但是產品只是作為一個切入點,明年會將整套解決方案,包括產品、系統、品牌、教學內容和軟件整體輸出到全球。
全國門店1000家,成熟周期快于K12
愛分析:現在的校區(qū)數量達到多少?選擇加盟或者直營的依據是什么?
王作冰:線下直營跟加盟門店加起來一共是1000多家,分布在全國200多個城市,其中直營在200家左右。
直營店的邏輯是單點打透,而加盟店則是將面做廣。
愛分析:單一校區(qū)的成熟周期與K12如何比較?
王作冰:相較K12,從現金流打正、收回成本,再到跑出利潤,成熟周期要比K12更快。雖然K12市場更大,但是競爭也更大,獲客成本大概是編程教育的3-5倍。
此外,K12相對更成熟,客群向行業(yè)頭部傾斜的現象會更明顯。因此,在K12領域,新興品牌的校區(qū)發(fā)展還是很艱難的。
在讀學生達到30萬,3歲到13歲學員呈棗核狀分布
愛分析:線下的在讀學生數能達到多少?平均生命周期是多久?線上課程的付費學員能達到多少?
王作冰:平均一個校區(qū)300-400人,在讀學生達到30多萬人,平均生命周期在3年半左右。線上的付費人數在幾萬人。
愛分析:學員的核心年齡是多少?呈怎樣的分布情況?
王作冰:3歲到13歲呈棗核狀分布。也就是說,6歲到9歲占絕大多數學員的比例,年齡越大的學員時間越不靈活。
愛分析:客單價在怎樣的水平?
王作冰:8000-10000元。
愛分析:學員從試聽到付費的轉化率多少?提升轉化率的驅動因素包含哪些?
王作冰:線下課程在30%左右。師資是排在第一位的,課程體系可排在第二位,剩下的驅動因素包括品牌、地理位置、價格、環(huán)境等等。線上課程由于涉及到資格篩選等運營細節(jié),較難直接統計和量化轉化率。
愛分析:線下課程的獲客成本是多少?
王作冰:600元左右。
愛分析:線下課程續(xù)費率能達到多少?
王作冰:70%左右。驅動續(xù)費的主要原因是學員對課程設置和內容很感興趣,而不是一味地迎合家長的需求。
3年內校區(qū)將達5000家,并實現師資管理標準化
愛分析:2019年貝爾科教校區(qū)的增速能達到多少?三年內能達到多少?
王作冰:直營校區(qū)翻倍,加盟校區(qū)擴張速度還要更快。預計在2019年底校區(qū)總數量可以達到2000家。我們預計三年之內管理5萬間教室,也就是5000家校區(qū)。
我們之所以可以做到這一點一是在于內部采用老帶新的人才管理機制;二是由于隨著體量的增長,內部IT系統帶來的標準化管理機制足以支撐起規(guī)?;瘮U張的節(jié)奏。
但是為了確保教學和運營質量,我們會將存量校區(qū)的學員數量增速控制在30%之內。
愛分析:今年的戰(zhàn)略重點包含哪些?
王作冰:會發(fā)展平臺戰(zhàn)略,除了在線編程之外還包含大賽平臺和教師培訓平臺。我們認為師資管理的網絡化和標準化至關重要,平臺化的目的就是要支撐起將來5萬間教室,對應5萬個老師的發(fā)展目標。
愛分析:現在團隊規(guī)模有多大?
王作冰:25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