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義網 發(fā)表于:13年11月15日 08:00 [轉載] DOIT.com.cn
記者昨日獲悉,優(yōu)酷土豆集團、搜狐視頻、騰訊視頻、樂視網等十大網絡視頻行業(yè)巨頭聯合發(fā)布“中國網絡視頻反盜版聯合行動宣言”,表示將聯合對抗百度、快播等日益嚴重的網絡視頻盜版和盜鏈行為。據稱,截至目前,聯合行動發(fā)起方已向法院起訴百度、快播的盜版侵權案件共計立案百余起,涉及盜鏈、盜播移動視頻版權的影視作品逾萬部,百度方面則遭遇經濟索賠3億元。
與此同時,聯合行動發(fā)起方還將對視頻盜版、盜鏈采取技術反制措施,從即日起全面禁止百度視頻爬蟲訪問。
涉及侵權影視作品逾萬部已立案百余起
聯合行動發(fā)起方在宣言中表示,將聯合對抗百度的網絡視頻盜版和盜鏈行為。據介紹,截止目前,包括優(yōu)酷土豆集團、搜狐視頻、光線傳媒、樂視網、萬達影業(yè)等網絡視頻行業(yè)利益相關方已向法院起訴百度、快播的盜版侵權案件共計立案百余起,涉及盜鏈、盜播移動視頻版權的影視作品逾萬部,并向百度方索賠經濟損失3億元。
據悉,通過盜鏈,百度視頻得以大量無償地使用他人的版權資源,盜用他人的存儲和帶寬資源。對此,優(yōu)酷土豆集團CTO姚鍵稱,正規(guī)的搜索行為應該根據用戶搜索給出鏈接,然后跳轉到第三方網站,但百度視頻是在自己的搜索頁面中直接嵌套插放視頻網站內容,嚴重侵犯了視頻網站應有的權利。
據介紹,除了視頻搜索,百度影音播放器、百度視頻APP的盜鏈也存在同樣的盜鏈侵權問題。姚鍵指出,無論是在PC網頁端、客戶端、移動APP端,百度都已遠遠超過正常搜索引擎的邊界,屬于盜鏈侵權行為。
“百度公司未經搜狐、優(yōu)酷土豆集團的許可,獨自通過百度視頻、百度影音等軟件以定向鏈接、點對點傳輸、瀏覽器內嵌播放插件并主動推介等多種方式向公眾提供大量影視節(jié)目播放甚至下載。”浙江天冊律師事務所知識產權律師陳先鋒分析指出,百度侵權的形式主要是盜鏈和為盜版視頻網站提供技術、流量、收入等全方面的支持。
陳先鋒接著認為,百度通過盜鏈的方式,擅自在線向公眾提供他人視頻作品的行為,涉嫌直接侵犯他人的信息傳播權。這種行為,既不是著作權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合理使用”,也不是“法定使用”,有直接侵權之嫌。
針對上述說法,百度方作出回應稱,盜版是國內視頻行業(yè)的共同難題,百度一直高度重視視頻行業(yè)版權保護問題。從2013年6月至今,百度系視頻產品封殺各類盜版及不良網絡視頻內容鏈接數量超過580萬條。其中,僅百度視頻APP就處理舉報內容達150萬條。
業(yè)內人士分析認為,優(yōu)酷土豆、搜狐、騰訊等視頻網站聯合對百度開炮,表面上是版權維權實則是視頻入口利益之爭。“相對于樂視網、搜狐視頻等網絡視頻供應商來說,百度扮演著傳送者角色,可能會涉及直接跳轉截流量的行為,因此觸動了相關利益方。此外,基于盜版視頻網站數量太多,一一打官司顧不過來,只能統(tǒng)一對準百度。”
視頻版權頻現天價而侵權賠償過低
據了解,2011年,百度先后歷經“文庫侵權門”“音樂侵權案”等事件,國家版權部門最終認定百度存在部分侵權事實,將研究行政處罰事宜。不過,業(yè)內人士普遍認為行政處罰無非是警告、罰款,“處罰額度上限太低。”
近年來,國內視頻版權價格一路飛漲,各大視頻網站爭先高價買斷獨家版權,部分熱門網絡影視劇價格動輒高達千萬元以上。據樂視網在2012年報中稱,其擁有電影版權超過5000部,電視劇版權超過90000集。
與此同時,樂視網的視頻維權官司也層出不窮。據統(tǒng)計,在2011年至2012年度樂視網在pc端、tv端、移動設備端等各個領域開展的維權案件多達900余件。
“視頻盜版行為還存在立案難,判決太輕等問題,一部影視劇的判賠有的才一兩萬元。” 一位不愿具名的知名IT法律專家表示,侵權成本低,維權成本高,司法打擊力度弱是網絡侵權、視頻盜版屢禁不止的主要原因。
現下,十大網絡視頻行業(yè)巨頭將矛頭聯合指向百度,意味著視頻產業(yè)可能正陷入危境,網絡視頻(包括移動視頻)侵權或將成為新晉“重災區(qū)”。
針對百度視頻各產品的盜鏈問題,姚鍵表示,優(yōu)酷數月前就已經設置了ROBOTS協議阻止百度視頻搜索爬蟲抓取,但百度依然強行抓取。
聯合行動發(fā)起方因此認為,百度作為擁有巨大資源壟斷優(yōu)勢的互聯網巨頭參與了大規(guī)模的盜版侵權,實際上是對其他視頻網站的徹底洗劫,其危害遠遠大于PC互聯網時代,如果不及時遏制,將對剛剛起步的移動視頻產業(yè)鏈造成毀滅性的傷害。
有業(yè)內人士分析對此指出,百度一直利用搜索引擎身份和“避風港”原則規(guī)避侵權責任,但同時又忙著打造自己的內容供應體系,在從ISP(網絡技術服務者)到ICP(網絡內容服務提供者)的轉型過程中,百度不斷越界。
“避風港原則是指在發(fā)生著作權侵權案件時,如果侵權內容既不在網絡服務提供商的服務器上存儲,又沒有被告知哪些內容應該刪除,則其不承擔侵權責任。”有互聯網行業(yè)人士分析認為,百度和快播只是盜版網站的技術支持方,并不直接運作盜版影視內容,故而百度和快播只要盡到“通知+移除”——即接到投訴+停止支持,即可無憂。
“除了行業(yè)監(jiān)督缺位、法律略顯滯后外,網絡視頻產業(yè)版權矛盾的緩解,需要版權權利人和相關網絡服務提供者之間不斷磨合。”前述知名IT法律專家則認為,“避風港”規(guī)則實際上是為了平衡利益相關方,從近年來的司法實踐上看,真正使用“避風港”規(guī)則的案例很少,司法開始傾向對權利人的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