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小度于今年3月推出名為“添添閨蜜機”的一款可移動智能平板產品。該產品底部有隱形滑輪,可推著走;屏幕為LG原裝觸控類紙屏,支持多高度/角度調節(jié),同時功能具備電視、平板、健身鏡、超大音箱、學習機等多類產品的核心能力。根據官方及電商平臺公布數據,添添閨蜜機開售兩個月銷售額已經破億,同時在小紅書等社交平臺熱度不斷,“畫質細膩”、“顏值高”、“語音操控”、“專業(yè)AI健身指導”等亮點功能受到網友青睞。

目前在天貓、京東等主流電商平臺上搜索“閨蜜機”,可以看到除小度添添外,有很多品牌的產品名、宣傳語后都加有“閨蜜機”字樣。除了產品名被“同行”直接搬運外,廣告語、上述產品亮點描述等也被大肆模仿。甚至有網友指出“就連商品詳情頁的設計都如出一轍”。

如今,什么火賣什么、什么火模仿什么的市場亂象貌似已經成為了圈內產品營銷默認的游戲方式。前不久,觀夏發(fā)布聲明指出瑞幸借鑒其產品名推出“昆侖煮雪”咖啡;去年暑期,學而思被質疑直播帶貨刻意模仿和抄襲東方甄選。

目前,除明確侵犯商標權等行為,品牌被碰瓷、抄襲等均難以通過法律途徑維護正當權益。然而,一味靠蹭熱度、走捷徑也許能短暫擁有不勞而獲的“實惠”,但核心產品競爭力的缺失實為“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針對近日頻頻發(fā)生的抄襲事件,你們怎么看?

分享到

songjy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