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跟大家分享我們北京大學第二人民醫(yī)院的例子,我們人民醫(yī)院做了一個集成平臺的項目,這個項目應該說是非常龐大的,涉及到醫(yī)院所有的一級部門,所有的住院的臨床部門,還有門診的一些部門,另外也包含移動醫(yī)療,還有醫(yī)囑系統(tǒng)、CPOE和CP、核心病例。我們做這個事情原因有很多種,首先我們的供應商已經有幾十家,之后軟件產品,細化到小的系統(tǒng)有204,現在又增加了很多,包含眼科的??齐娏Σv和睡眠中心相應的信息系統(tǒng)。因為信息系統(tǒng)非常多,我們現在是有20多個供應商,29個大的系統(tǒng),包含了300多個數據的接口,我們一眼就可以看到信息系統(tǒng)是非常糟糕的。我們針對這個情況,必須要有一個解決方案,所以我們才做了集成平臺。
之后我們主要是抽取出來核心的數據服務,通過這個服務,所有的廠商和系統(tǒng)跟我們這個服務進行信息的交換,達到數據的互聯(lián)互通。之后統(tǒng)一存放到我們臨床數據中心(CDR)。
這個項目中我們主要做了三部分:一是業(yè)務流程的標準化。二是術語標準化。三是數據交換。流程的標準化包括,場景所有的醫(yī)院場景都進行了梳理。還有術語,術語核心概念基本是字典庫,如果是國際的就用國際的,如果是國內的就用國內的標準,如果是國內沒有的,我們就用行業(yè)的術語標準,全都是采用這樣的采取模式。關于信息交互,我們在記錄一個人的病歷,包含囑述和病史等記錄,以及病程,都采用了CDA國際的標準。包括系統(tǒng)之間的消息傳送采用的是HL7v3.0的消息。之所以做這個事情,現在我們看到的是我們想要的東西,之后有380萬患者記錄,2.4億臨床,這只是去年年底的時候,之后每月的增長量1000萬。
再跟大家分享在醫(yī)院里面的應用場景,藥品的全流程閉環(huán)。做這個目的是什么?首先有一個小的插曲跟大家分享。在今年年初的時候有一家很大的三甲醫(yī)院,它出現了一個醫(yī)療事故,這個患者已經下了病危通知,患者家屬已經帶著患者往返的路上,這時候家屬看到在輸液的瓶上貼著另一個患者的名字,之后等他再回到醫(yī)院之后就開始和醫(yī)院打官司,這個事情根本原因是在管理上有它的紕漏,但是也有一個很大的原因,因為它在臨床最后的20米這個信息化沒有做到,我們跟大家分享全流程的藥品的閉環(huán)管理,它記錄了,“Who、 When、 Where、 What”,誰在什么時間,在什么地方、做了什么事情,之后我能夠隨時隨地進行追蹤這些數據,達到一個質量的管理。
如何實現用藥“零”錯誤。截止到目前為止我們醫(yī)院沒有出現過一例用藥的零差錯。它是組合到加患者的腕帶進行匹配,符合JCI的標準,包含正確的病人,正確的用藥,正確的劑量,正確的給藥時間和正確的給藥方式,再加上正確的病歷記錄。
另外一個場景是現在比較火的移動應用APP。我們醫(yī)院也做了我們的移動應用,我們移動應用包含什么?現在做了關于不用到了醫(yī)院里面再去擠在大堂里進行掛號,直接下載了醫(yī)院的移動應用,包含現在說的Windows或者是安卓的平臺,掃完二維碼之后,下載適合你自己的設備的程序就可以安裝。我們現在正在和醫(yī)保進行一個談判,關于實現移動支付等等,估計在未來的幾個月就可以達到這樣的合作。我們北京大學國際醫(yī)院是亞洲最大的一個單體醫(yī)院,醫(yī)院很大,到了醫(yī)院之后可能會需要一個移動應用的導航,根據這個導航可以輕松找到想去的地方。還有是我隨時隨地在家里就可以查我的報告,有一些報告可能三天或者五天才能出來,不需要跑到醫(yī)院里面再去現場拿到報告,在網上也能做到。
面臨我們現在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設備,病人也有,我們的醫(yī)生、護士和其他職能部門都有移動設備,對于這個設備,剛才各位專家也都說到關于用戶自帶設備怎么管理,我們醫(yī)院就像各位專家說的,對于安全性我們看得非常重要,對于自帶設備我們通過核心的網絡進行控制,之后對設備進行一個認證,合法的用戶,用的被認證的設備才能進入我們的系統(tǒng),而且只能進到他擁有的權限的系統(tǒng)。
另外是醫(yī)療正在從院內向院外進行延伸,這是未來不可改變的方向,院前是要什么,來到醫(yī)院之前用的什么藥,生活方式和特殊的地方都可以通過一個交互平臺把你的數據給到我們,這樣我們的專家就可以提前預知到這些信息,在服務患者之前就可以拿到這些數據,不用再闡述一遍。在院后,服務之后,我們會通過移動的應用設備進行隨訪。
最后一點,關于未來醫(yī)院?,F在網上比較火熱的就是馬云他在整一個物聯(lián)網的購藥,就是一個類似賣藥的一個平臺,這個平臺怎么樣,他在石家莊已經開始試點,一個患者把自己的處方傳到這個平臺上,平臺綁定所有的藥品的連鎖店會搶這個處方,然后進行處方來進行發(fā)藥,走后面的物流程序,這是一個方向?,F在的瓶頸是什么?和醫(yī)保沒有對接,我相信在后面會實現這種情況。還有購買醫(yī)療服務,我不想到醫(yī)院里才享有,我想自己在家里或者辦公的地方或者隨時隨地都能夠享受到這樣的服務,這也是我應該享受到的服務,這一塊對移動醫(yī)療有很大的發(fā)展空間。這些移動的終端會帶來很多的數據,這個數據在我們剛才說的醫(yī)院里面一個大的數據,也是一樣,以后會增加很多移動醫(yī)療方面采集到的數據,這些數據是非常重要的,如果現在誰有數據誰真是了不得,通過數據可以做很多方面的分析,如果這個人所處的群體在什么樣的范圍,什么樣的疾病最高發(fā),用什么樣的抗生素最多,或者什么樣的疾病在哪家醫(yī)院,或者在哪一個大夫可以得到更好的服務,更好的治療等等。還有一些對于慢病的趨勢分析等等。它跟大眾的生活息息相關。